水族蝦缸、魚缸的入坑經驗分享 需要的器材有哪些

小博最近迷上水族世界,從女兒想要養鬥魚開始,由於水族的知識不足,因此後來鬥魚慢慢活動力變差,鰭有打不開的現象...。留下的小缸子竟然成為我想要養蝦的火種,慢慢的小規模建立自己的水族世界。以下是我的水族蝦缸、魚缸的入坑經驗分享,今天主要討論需要的器材有哪些

魚缸

  1. 首先需要的是魚缸,有缸體才能做飼育的動作。而這裡最重要的就是你想要養的活體是什麼,以及數量是多少,因為明白自己期待的需求,才能定出想要的魚缸大小。
  2. 好比小博想要的是小缸飼育,只有四隻魚、以及五隻琉璃蝦,那麼我就選擇一呎缸體,大約30x20x24公分。
  3. 由於有時候會有魚仔、蝦仔的誕生,所以我有多準備一個外掛型的隔離盒。
  4. 當然如果你有更大量的魚隻,就要根據數量去調整缸體大小。網路上的公式是一隻魚一公升的水,三隻蝦一公升的水,以一呎缸來說,是大概十公升。


過濾系統、打氣系統很重要

由於缸子不像自然環境的水流,會有源源不絕的入水和出水,因此過濾系統、打氣系統很重要。小博本來是使用外掛,後來隨著養蝦改成打氣機+水妖精。大家常用的系統有

  1. 外掛,架構為抽取魚缸中的水到過濾器內進行過濾,物理過濾材料主要是過濾網、過濾棉、活性炭等,可以過濾掉水中的懸浮物和有機物質。生物過濾材料主要是生化棉、陶瓷生物過濾材料等,可以提供微生物附著生長的生境,進行氨氧化、硝化等過程,將水中的有害物質轉換為無害物質,使魚缸水質更加穩定。
  2. 水妖精,它們可以幫助維持水族箱的生態平衡,主要是透過生化海綿、過濾海綿,減少有害細菌和化學物質的存在,保持水質的清澈和健康。
  3. 圓筒,圓筒過濾器的外殼通常由高質量的塑料或玻璃製成,具有堅固、耐用的特點。內部的濾材則由不同的材料組成,如活性炭、棉花、陶瓷等,這些材料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質,包括魚飼料殘渣、懸浮微粒、有害的氨氮、硝酸鹽和磷酸鹽等。
  4. 上部、側部、底部過濾,這個我沒用過,暫時不說明。


底砂的選用

小博本來是選用黑土,因為我想要養蝦子,但隨著清理不方便,後來索性變成裸缸,便於清潔魚大便,只要用吸管就能整個抽取起來,沒用任何障礙物。

但是底砂其實是很重要的,覺得著水質PH值、硬度...等係數。不同的砂子有不同的PH值,以及孔隙率,對於培菌、環境的建立是很重要的。

燈具的選用

燈具選用,決定了想要培值的水草,隨著光照度不同,會衍生出植物的挑選,分別為陽性水草、陰性水草。同時也決定了水草和藻的生長情形。
  1. 燈管顏色和溫度:水族燈具的燈管顏色和溫度是非常重要的因素。一些水生植物需要紅色和藍色的光線來進行光合作用,而其他植物需要白色或紫色的光線。因此,可以根據飼養的魚種和植物的需要選擇不同顏色和溫度的燈管。
  2. 燈管亮度:燈管的亮度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。亮度越高,則越容易促進水生植物的生長和發展,但是也需要避免過度照明導致水生植物受損。
  3. 燈管壽命:燈管的壽命是另一個重要因素,因為需要定期更換燈管。一些高品質的燈管具有較長的使用壽命,可以減少更換燈管的頻率和成本。
  4. 燈具種類:水族燈具的種類很多,例如嵌入式燈具、吊燈式燈具、夾子式燈具等。不同種類的燈具有不同的外觀和功能,可以根據水族缸的大小、形狀和個人偏好進行選擇。

周邊配備

這個部份很細緻,好比需要
  1. 吸管、虹吸器用來清理魚缸。
  2. 需要蝦窩讓蝦子可以躲避攻擊。
  3. 隔離箱,完成新生小魚、小蝦夥伴的培育。

上面這些也只是大方向的挑選而已,真正的水族需要的器具、道具隨著飼養的活體不同有很多細緻的調整和購買,就現在知道的跟大家分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