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天的養生之道 調整作息 讓生活更健康

每個季節都有不同的養生方式,所以我們應該配合四時變化,採取適當的保健方法,來讓我們的身體更健康。而現在春季已然來臨,我們要遵循的養生之道又是什麼?怎麼樣才能讓身體充滿活力?小編一次報給你知!




一、春季養生四大重點: 
  • 注重飲食保健 根據中醫理論,肝藏與春季同屬木,故春季正是肝旺之時,應少吃乾燥、辛辣或酸性的食物,以免肝火更旺。在這個季節,飲食要清淡,可多吃一些味甘性平且又富含蛋白質、維生素與礦物質等營養的食物,如牛奶、瘦肉、蜂蜜、豆製品和蔬菜水果等;另外,因這時節陽氣上升易傷陰,故也可利用山藥、百合、枸杞、蓮子等食材來進補養陰。 
  • 適度運動鍛鍊身體 冬天受氣候限制,運動量減少,體內各機能多少也會跟著受到影響,而春季正是讓人體恢復元氣的好時機,應適度做些運動如慢跑或散步,來鍛鍊肌肉和韌帶,增強身體免疫力。不過,這個季節仍要注意抵禦風寒和保暖,所以風大時最好還是少出門,且運動後如有流汗,就要趕快擦乾。 
  • 保持心情輕鬆愉快 春天既然是養肝的季節,而憂鬱、煩悶和發怒等負面情緒又會傷肝,那麼我們當然要適時調解自己的情緒了。雖然新的一年可能會很忙碌,但日常生活中,還是要盡量調整生活步調,保持心情平靜,不要讓自己太勞累,才能確保身體與精神方面皆健康。 
  • 順應自然規律調整作息 很多人可能已在好睡的冬天養成早睡晚起的習慣,而在進入春天之後,就該試著逐步調整自己的生活作息了。雖然根據《黃帝內經》的說法,春天應當配合晝夜長短的變化,開始養成晚睡早起的習慣,但最好還是在晚上十一點前就上床睡覺,且早上醒時要避免賴床,如此調整好生理時鐘,才能讓白天充滿活力。



二、如何對抗春睏? 
春季天氣回暖後,讓人在感覺舒服的同時,也變得容易疲倦、甚至昏昏欲睡,而通常上班族、學生和經常需要集中精神來駕駛的司機,最容易有這方面的困擾,這時就可以試試下面這幾種方法來對抗春睏: 
  1. 夜間要有充分的睡眠 要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來獲得充足的睡眠,盡量避免熬夜,否則容易傷身又沒精神。 
  2. 中午不要吃太飽 容易睏的人,午餐不要吃得太飽,並可在下午感到疲倦時,利用10分鐘左右的時間做些伸展操,活動筋骨,並讓更多氧氣輸送至大腦;若真的沒時間,不妨多多伸懶腰。 
  3. 攝取足夠的蛋白質 經常需要專注思考的人,因腦部耗氧量大,所以容易睏,這時可從飲食中攝取足夠的蛋白質,來維持腦部活動。 
  4. 不要過度依賴提神飲料 長期過度依賴咖啡等市面上的一些提神飲料來醒腦,可能會影響身體健康。平常要注意所處的環境是否通風,避免氧氣不足的狀況;如果真的覺得睏,可用綠油精這類的醒腦小物塗抹在太陽穴上,或是嚼食清涼的薄荷糖或口香糖等。另外,有些茶飲如枸杞紅棗茶、菊花山楂茶等既不含咖啡因,又有提神功效,不妨試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