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足部經常發生的問題
- 皮膚乾燥 足部的皮脂腺本就不發達,尤其足弓處並無皮脂線分布,因此容易出現皮膚乾燥的問題。
- 受磨損而生硬皮 腳跟和腳底因常與鞋子接觸摩擦,故角質層會越磨越厚,最後形成硬皮或長繭。
- 腳趾長繭 穿鞋時腳趾若無法適度伸展,也會摩擦長繭,甚至變形腫脹。
- 過度疲勞 雙腳長期支撐著我們全身的重量,又時常行走,所以很容易有疲勞的問題。
二、保養足部的方法
- 泡腳解疲勞 用溫熱的水泡腳可以緩解壓力、消除疲勞和放鬆神經,並促進血液循環,如果搭配中藥材或精油,效果更佳。
- 定期去角質 角質長久堆積,不僅不美觀,也容易滋生細菌,故定期去除老廢角質是必要的。去除角質前可先泡溫熱的水將其軟化,再慢慢清除,記得動作要輕,以免不慎傷害肌膚。
- 勤於清潔修甲 注意足部清潔,時時保持乾爽,可避免皮膚並和異味的產生;尤其腳趾甲容易藏污納垢、成為細菌的溫床,故一定要定期修剪。
- 適度按摩 對足部進行按摩,可刺激穴位,暢通全身經絡,改善血液循環的問題。按摩時若搭配滋潤型的按摩霜,便可使足部肌膚同時得到保養。
- 滋潤保養肌膚 足部肌膚容易乾燥,所以不要忘了用護腳霜等產品,做好滋潤保溼的工作。照顧好足部肌膚,也等於提升足部的自我防護力。
- 穿著舒適的鞋子 好的鞋子應能撐起足弓,且舒適透氣、大小適中,但鞋頭部份稍寬鬆,才能給腳掌與腳趾足夠的伸展空間;另外,鞋跟高度介在2~3公分之間是最舒服的,如果一定要穿高跟鞋,鞋跟也應盡量不要超過5公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