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造成記憶力衰退的原因
負面情緒 憤怒、憂鬱、壓抑和焦慮等負面情緒,不僅會影響一個人思考能力,還會導致記憶力衰退。壓力過大 適當的壓力其實有助記憶力發展,但是過度的壓力卻會傷害大腦,對記憶力產生負面的影響。
經常失眠 睡眠品質差、有失眠症狀的人,即會因為大腦沒有獲得足夠的休息與養護,而發生記憶力漸退和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。
疾病外傷 身體或心理方面的一些疾病以及頭部外傷,也都可能會導致記憶力衰退。
年齡增長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,身體機能跟著逐漸下降,那麼記憶力方面自然也可能出現衰退的現象。
過度用腦 進行腦部活動時,腦細胞會消耗大量氧氣。如果供氧不足或用腦過度,不僅會增加疲勞感,大腦的思維功能也會受到影響,並發生記憶力下降的問題。
依賴他物 過度依賴電腦、手機或書籍等物品,會影響自身開發與運用記憶力的能力,久而久之就容易健忘。
不良習慣 營養不良使大腦無法正常運作,或是長期菸酒成癮,都會對身體和記憶力產生負面影響。尤其酒精會對腦細胞產生麻痺作用,若飲酒過量,可能導致記憶暫時喪失。
二、提高記憶力或預防退化的方法
- 良好規律的生活方式 規律的作息、充足的睡眠、營養均衡的飲食和適度的運動等等,都有助維持身心健康,使大腦正常運作,進而提高記憶力。另外,若要預防記憶力衰退,應盡量少碰菸酒。
- 保持樂觀,適當抒發壓力 保持樂觀的情緒與積極的心理,對身心發展都有正面的作用。若生活中經常面臨龐大壓力或不如意的事情,則要適度宣洩情緒與紓發壓力,才能維持身心健康,避免對大腦造成傷害。
- 避免過度依賴物品 平時要適當鍛鍊自己的記憶力,不要過度依賴手機和電腦這類的物品。如果已出現記憶力減退的現象,也可調整自己的習慣,避免忘東忘西,例如盡量把東西放在固定的位置,並在使用完畢後放回原位,若遇到重要的事情,應用手持筆寫下來。口唸複誦與手寫的方式,都有助記憶。
- 補充提高記憶力的食物 要預防記憶力下降,需注意補充能幫助腦部正常運行和代謝,或是能活化大腦、預防疲勞的食物,例如魚肉、雞蛋或黃豆製品等等。另外,根據國外最新研究顯示,綠茶也有提高記憶和認知能力的功效。
- 適時向醫師求助 記憶力衰退有時是某些疾病的徵兆,因此有這方面困擾的人,最好多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,如果有問題,應詢問專業的醫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