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痛哪些東西可以吃 要注意那些要點

由於生活步調緊湊、工作壓力大,加上飲食習慣不佳,有很多人都曾為腸胃的問題所苦,尤其胃痛起來更是令人難受,甚至讓人不知道該不該吃東西。那麼,胃痛應該吃什麼? 胃痛可吃什麼食物呢?



一、吃易消化和助消化的食物

胃痛時進食,特別要注意細嚼慢嚥,並選擇清淡不油膩、軟爛易消化的食物,因此烹調方式應以蒸、煮、燉、悶、燴或汆燙為宜,同時最好也適度吃些助消化的食物如蘿蔔,而含較多粗纖維的蔬果如韭菜、芹菜或鳳梨等,則暫時不要吃。這裡要特別注意的是,胃不舒服時吃稀飯雖好,但如果稀飯煮得不夠黏稠軟爛,食用時又因為太過放心而沒有特別咀嚼,那些不易消化的米粒吞下肚反而會造成胃的負擔喔!

二、慢慢提高胃部的消化能力

當胃痛的毛病開始減緩時,先不要急著恢復平日的飲食。最好能夠循序漸進,慢慢提高胃的消化能力,再逐步接受那些較不易消化的食物。例如,可以在第一天先喝一碗米湯,然後過了四小時以後再喝兩碗,而第二天則改吃米粥,到了第三天再吃蔬菜水果,等到一段時間過去再吃肉類。

三、少吃甜和酸的食物

甜食或碳酸飲料會刺激胃酸分泌,使胃痛患者的胃黏膜更易受到傷害;而酸的食物如果吃得太多,也會導致胃酸過多的問題,加重胃炎胃痛的症狀,故應多多注意。

四、別吃醃製食品與刺激性食物

醃製加工食品因含有亞硝酸鹽,容易致癌,故應少吃。而菸酒、咖啡、濃茶、芥末或辣椒等含有刺激性因素的東西,也要少碰為妙。同時由於炸、煎、烤、熏等方式烹調出來的食物通常具有不易消化或過於油膩的特性,所以胃痛的人最好也不要吃。

五、食材要確實烹煮

胃痛患者所要吃的食物須特別注意衛生,因此若是特別容易滋生病菌或是寄生蟲的食材,一定要確實烹煮,除了必須煮得軟爛易消化之外,還要透過高溫加工的這道程序來消毒殺菌。不過,有些食材煮久了,營養反而會流失,因此在進行熬粥或是煲湯等這些需要時間熬煮的程序時,要特別留意食材特性與烹煮時間。

六、吃七分飽即可

一般健康的人因為需要熱量應付各種活動,所以只要別吃得過飽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;然而對腸胃容易出問題的人來說,最好每餐只吃七分飽左右即可,否則容易造成腸胃的負擔。

七、平時要記得吃些新鮮蔬果

新鮮蔬果中所含的維生素C有助滋養胃黏膜,膳食纖維可促進胃腸蠕動,而其他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則對保護胃黏膜、滋養胃細胞也有一定的作用。此外,像是有些水果所富含的果膠,也可調理腸胃、保護胃壁。因此胃部容易不舒服的人,平常就要記得適量吃些新鮮蔬果,來保養自己的胃。